现代窑制玻璃艺术
戴舒丰
悠悠千载万载,物尽其用,世间本没有什么规定,艺术亦然。因此规划好艺术去做什么的必是徒然。是什么必是什么,然而人们想用它来做什么抑或怎么用那就各取所需各尽其所了。本着这一想法,想描述窑制玻璃艺术的应用之心也就改为介绍其为何物从何而来了。下面的“青菜萝卜”仅供艺术家、设计师参考。
所谓” 窑制玻璃艺术”顾名思义即用窑炉烧制而成的玻璃艺术品。玻璃作为材料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色彩艳丽高贵而不浮华;透明亦不透明;光亮亦粗朴原始;折射光同时也改变了光;坚硬却脆弱;冰冷却充满热情;宁静而蕴含生命与力量;神秘而且单纯;变幻莫测但饱含理性……而窑制玻璃艺术则是透过玻璃这种材料在窑炉中实现和彰显出它的材料特性,并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各种观念和激情付诸与现实。其工艺流程大致分三步:1,模具成型。(包括泥稿、石膏、硅胶、耐火石膏等模具)2 ,窑炉烧成。3 ,后期冷加工。
窑制玻璃亦称脱蜡铸造玻璃,其前期工艺流程有点类似铸铜工艺,即都是用脱蜡法来成型模具。说到成型,其实窑制玻璃的成型是极其复杂的,工序繁多而且每个工序都必须性须仔细,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紧扣而且要精心“设计“。 工艺的身一种过程而这个时刻需要实践、需要试验。如泥的干湿度、石膏的比例、溶蜡的温度、铸蜡的温度和速度、以及耐火石膏的配方和干湿度都影响着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当泥稿完成后得考虑其造形复杂程度决定如何翻制,用石膏呢还是用硅胶直接翻模都取决于艺术家对工艺的掌握。无论如何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但窑制玻璃艺术真正的魅力还是在火、在温度,更在于材料。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艺术家已打破任何的学术规定,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和混合所有的材料作为他们实验的媒介。尤其受当代艺术中观念意识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工艺技术经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几乎被整合得体无完肤的时侯,艺术家以及周围的大环境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标准问题,于是60-70年代起工作室运动便迎运而生。工作室运动注重一种实验性、注重经验的累积和延续。也许是历史和我们捉了一次迷藏,脱蜡法在消失了几千年之后重又被玻璃艺术家用来延续传统恢复断层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切入无疑给中国玻璃工作室运动注入了一股带着沉香的力量。
模具成型阶段完成之后耗时最长的要数窑炉烧成阶段了。首先将各种不同玻璃原料预先设计入耐火石膏模内置与窑炉中,通过火的作用及其辅助材料使玻璃在火的作用下与窑炉中熔化流动,在一段相当的时间恒温之后玻璃溶液基本稳定,经过缓慢的徐温冷却退火,使窑内温度基本等同于自然室温,最后的出炉就犹如等待婴儿出世的期盼,也是掀起神秘面纱的开始。
作品从窑炉里出来仅仅是过程的80%,最后的冷加工处理才是释放玻璃光辉表现材料精神的关键,而恰恰这关键的环节也是最枯燥的重复运动,经过无数次的粗磨到无数次的细磨,接下来的仍是无数次的抛光,艺术家在迎来最后的惊喜的同时也就是他们精疲力尽的那刻的到来……。
当然,窑制玻璃艺术的魅力并不在于其繁复的制作工艺,人们在被它那神秘与眩目的光彩征服的同时,更醉心的在于此材料所能穷尽的一切所能。当我们通过窑炉、通过火与温度征服了一种原始的坚硬凝固成另一种有灵魂、有生命的坚硬时,这种征服就成了我们生命历程与材料精神的情感纪录。那一切带有人文关怀的激情所演译的自然之光穿透了冰冷的雾霭折射出神秘的材料之美。而它的神秘就在于窑炉所封闭的火的热情以及热情之后的冷峻艳丽。我们赞美太阳,因为它赐予了我们光,我们赞美玻璃因为玻璃透过光折射出了生命与自然,而窑炉就是这生命与自然的母体,通过输送不断的热能孵育出永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