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甲一号建材总院内 Tel: 400-605-3810 010-65476186 13426337329 13910953810 E-mail: bolishudian@163.com

ICP备案证书号:京ICP备09037706号-1
共执行 122 个查询,用时 0.138639 秒,在线 431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4.035 MB
本书提示出简单系玻璃性质及其成分的关系的规律性,并导出实际中采用的按成分计算多组份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色散的新方法,这种计算方法比其他已知的计算方法更加与实验符合.其次,根据对上述性质的研究,并考虑到生产经验,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硅酸盐玻璃结构的概念.本书专供从事玻璃生产及有关研究人员参考.同时对该专业的教学人员也有裨益.目录
前言
第一章计算玻璃性质所采用的加工法则
一、文献资料
二、任务的提出
第二章研究简单玻璃性质与其成分依从性的实验资料
一、实验结果的概念形式
二.碱-硅酸盐玻璃
三.碱金属氧化物的简单硼酸盐玻璃
四.PBO-B2O3系统玻璃
五.PBO-SIO2双元系玻璃
六、结论
第三章临近相区界的玻璃性质不连续变化的原因
第四章双元系玻璃“成分性质”图的依从规律性
一、性质依从于线性议程式的玻璃
二、关于在简单系中确定氧化物性质的可能性
三、成分-性质图为曲线的系统
四、成分-性质图的曲线与硅酸盐乐琴射线结构分析资料的关系
五.结构系数值
六.计算双元系玻璃性质的公式
第五章加和法则在多组份玻璃性质中的应用
一、测定多组份玻璃的加工公式常数的一般方法
二、确定加和公式常数的实用方法
第六章由玻璃熔制过程中常用氧化物组成的多组份玻璃的加和公式常数
一、实验资料
二、利用试验资料来近似确定多组份玻璃的加和公式常数
三、加和公式常数值的确定
第七章计算多组份玻璃性质的加和公式常数适用范围
一、氧化硅过剩的玻璃
二、有过剩硼酐的玻璃
三、三组份的铅玻璃
第八章加和公式常数的物理意义
一、结构系数
二、折射率、色散、密度
三、特性空间内的氧化物位置
第九章玻璃的内部结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
一、玻璃结构的原子-分子概念
二、连续无程序网状假说
三、关于在玻璃中形成化合物的假说
四、在玻璃中形成各种化学成分的聚集体假说
五、玻璃结构的雌晶假说
六、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商品属性 [作者] [苏联] 捷母金娜 著 许超 程绍柏 于继宾 译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L262 [出版日期] 1964年9月 [开本] 32 [图书页数] 260页 [图书装订] 平装 [字数] 205千字 [所属分类] 理论技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