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藏族唐卡40余件,共50余图,并由研究藏传佛教的专家王畅女士撰写前言、后记。并根据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将博物馆提供的图版说明进行重新修订,使之成为准确地介绍相传两千余年的宗教文化的经典之作。
序言
对于藏族唐卡(意译为卷轴画)的定义,历来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把所有的卷轴画通称为唐卡(其中包括布上绘画、缂丝、堆绣、刺绣等);另一种是狭义的仅将布上绘画称为唐卡。为了比较确切地认识此问题,经请教藏传佛教高僧得知,前一种说法更为普遍,更能说明问题。唐卡是藏语音译,“唐”是平的意思,卡(也有译作“嘎”的),是花花绿绿的意思。最初的唐卡是画在皮革上的,当时佛教在西藏还没有宏传,这种皮革上花花绿绿的绘画,仅是为了提高皮革的价值。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唐卡。
唐卡是藏族兄弟特有的一种艺术门类,从形式上讲,类似汉族的中国画卷轴,只是装帧方法不是用糨糊裱纸,而是用各种绫缎丝绸粘贴缝制而成,也有天杆和地轴。唐卡的画心依不同的制作工艺分为几种:
1.缂丝:是我国丝织工艺品中最珍贵的一种,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2.刺绣:用各种工艺方法绣制而成。
3.剪堆:又称堆绣。用丝绸、绫缎经拼接、粘贴、缝制而成,各藏传佛教寺庙晒大佛时所晒的巨幅佛像,一般都用此种方法制作。
4.布上绘画:用各种矿物颜料画在预先准备好的画布上。狭义的唐卡指此。此类唐卡依画法不同又有多种分支。
唐卡的历史悠久,伴随佛教在西藏的宏传,唐卡艺术与藏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又由于藏族全民族信仰佛教,故历史上无论僧、俗涌现了无数画唐卡的高手。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困惑:为什么出家人还画画?出家人不是连观听歌舞都不允许吗?这要从藏传佛教的特点谈起。藏传佛教的修行方法,不是直通玄义去观空,而是先从观想佛菩萨的圣像及一切美好事物开始,并进一步观想把最美的珍宝、鲜花、翠叶供养给佛菩萨。这是修行的基础,也贯穿于修行的全过程,故通过绘制唐卡,制作堆绣将观想进一步物化的本身就是修行的重要一课。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找到唐卡乃至堆绣等艺术品至今长盛不衰的根源了。
插图: